比如泡泡玛特,就是一只被年轻人“买”出来的10倍股。
截至5月20日,今年以来其股价已大涨132.24%;
自2024年起至今,一年多时间涨幅已经超过10倍;如果从它2022年股价低点计算,涨幅超过20倍。
在这背后,是它基本面开始发生的一系列积极变化,泡泡玛特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潮玩受到追捧,今年5月它在美国的一家门店开业时,现场大排长龙,有人还自带充气床提前排队。
而此前在4月25日,泡泡玛特APP就已登顶美国 App Store 购物榜,并一跃成为 App Store 免费总榜的第四名。
财报显示,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.66亿元,较2023年的10.66亿元同比增长375.2%。
而这一势头还在继续,2025年一季度最新业务公告显示,其海外市场收入继续大增,同比增长475%至480%。
作为新消费的代表,除了泡泡玛特,还有蜜雪集团、老铺黄金,她们被市场亲切地称为“新消费三姐妹”。
这3家公司的市值均超千亿港元,今年以来股价均已翻倍,老铺黄金更是在短短一年时间就涨过10倍;还有诸如毛戈平等新消费代表,股价也是一路高歌猛进。
所谓“新消费”是近年来出现的概念,表现为侧重情绪价值、悦己、多元化、个性化,有人将其理解为当今时代下的口红效应。
它们的崛起,不仅显示了消费企业的韧性,更折消费投资的转折和变化。
有一批消费基金在这一档口抓住机会,跑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,在中证消费指数连续多年下跌背景下,开始绝地反击。
港股消费ETF
包揽年内优胜名单
在“新消费三姐妹”联袂翻倍上涨背景下,今年港股消费ETF同样涨势不小。
Choice统计显示,年内收益位列前四的消费ETF,均为港股消费ETF。
数据来源:choice,截至日期:2025.5.21
从业绩来看,几只港股消费ETF相差不大;
但在规模上,偏小的居多,只有这只港股消费ETF(159735)规模最大,达6.29亿元。
熟悉ETF市场的投资者清楚,ETF规模越大越有利,业绩相差不大情况下,首选规模最大的。
其次,选择ETF还要看所跟踪的指数。
港股消费ETF(159735)跟踪的是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。
这一指数颇有特色,选取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较好、市值较大的50只消费主题相关股票组成指数样本,
像泡泡玛特、名创优品这类公司都被纳入其中,同时也包含了一些传统消费企业。
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成分股涨幅前十:
数据来源:choice,区间日期:2025.1.1-2025.5.19
买中10倍股,同类排名第一
银华品质消费基金港味浓
除了港股消费ETF,有一批主动管理型消费基金也抓住了这波机会。
Choice统计显示,截至5月21日,有8成多消费主题基金年内实现正回报,这其中,银华品质消费年内净值涨幅33.83%,大幅跑赢基准和市场主流宽基指数,在同类基金中名列第一。
数据来源:choice,同类基金为股票型基金,截至2025.5.21。
事实上,从这批绩优消费基金身上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或多或少把一定的仓位投向了新消费领域。
从银华品质消费的近几期季报可以发现,其前十大重仓中正是布局了泡泡玛特,老铺黄金,毛戈平,锦波生物等一批新消费公司。
资料显示,银华品质消费的基金经理张萍,长期深耕消费领域,2010年入行,2015年加入银华,2018年即出任基金经理,经历过几轮市场周期,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。
银华品质消费聚焦于消费成长股,落实到持仓上,一方面配置了一些确定性较高,估值合理的传统消费资产;
另一方面,基金经理大幅增加了对新消费领域的配置。
拿得比较重,对净值贡献大的,当属老铺黄金。
基金定期报告显示,老铺黄金在2024年三季度就进入基金前十大,位列第六大重仓。
从股价表现来看,老铺黄金2024年6月在港上市,也正是从下一季度开始股价起飞;
三季度单季上涨了 110%,四季度继续上涨64.08%,2025年一季度再度大涨202.24%,市值攀上千亿高峰。
4月至今,股价开始在高位持续徘徊了。如果从其上市时算出,一年不到时间涨过10倍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从基金2025年一季报来看,老铺黄金已经退出了张萍的前十大,
也就是说,基金基本全程享受到了老铺黄金这波大涨,同时又及时在高位兑现了部分盈利。
新进入前十大的,是泡泡玛特、毛戈平、锦波生物等这批新消费公司。
在北交所上市的锦波生物,在今年一季度上涨45.2%,4月以来至今,又大涨了76%,全年已上涨155.56%。毛戈平今年以来同样大涨80%多。
消费后劲还有多大
消费基金还能上车吗?
不过,在这批消费基金今年跑出不菲的收益后,投资者自然也有疑惑,消费行业后续还有持续成长性吗?消费基金还能上车吗?
著名投资人宁泉资产杨东近日在交流中提到,为了应对关税冲击,政府肯定也要出台一些强有力的政策;
包括提振消费、拉动内需,这对股市来说,也会创造很多机会。
比如有哪些内需将来会面临政策扶持?他们正是在围绕着这些方向来寻找投资标的。
由此也可见,在杨东眼中,消费行业的后劲不小,消费层面的标的正是他们后续要去积极挖掘配置的。
今年跑出15%回报的国泰消费优选基金经理李海更是乐观,他认为,消费行业当然有机会,不但有机会,还有10倍、20倍的机会。
知名经济学李迅雷认为,在出口下降预期下,接下来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消费。
李迅雷认为,2024年社零总额的增速只有3.5%,今年应该全力以赴促消费,社零增速应该超过GDP增速,这样才能确保今年5%目标的实现。
事实上,最新社零数据显示,4月份,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.1%,已经回到了5上方。
再加上后续还能有一系列的促消费政策出台,那么相应的,消费基金的长期配置价值也显而易见。
特别是港股,由于吸纳了诸多新消费业态公司,包括潮玩,宠物,美妆,量贩零食等等;
比如像线下量贩巨头鸣鸣很忙,也刚在5月12日发布招股书,正式提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请,其活力和吸引力倍增。
因此,港股消费ETF(159735)以及港味消费较浓的基金都可以重点关注。
知名分析师张忆东进一步指出,科技和新消费是当前的两条成长主线。
2025年下半年风雨之后见彩虹,港股将震荡向上,走出创新高之旅,科技和新消费重构的梧桐树一定能引来全球金凤凰。
银华品质消费基金经理张萍则在一季报里写出了她的思考:
她认为,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始终存在,整个消费一定是螺旋式升级趋势,只是不再盲目为大牌买单,更加追求性价比、质价比。
整个消费依然充满活力,消费群体分层,出现了更加活跃的人群,Z 时代消费者,95、00后,他们更喜欢接受新事物,热爱科技,喜欢有颜值,有乐趣的东西;国产品牌更容易受到他们青睐。
张萍跟踪消费趋势,观察到审美、精神满足上的升级持续存在,潮玩、IP 文化、宠物等为主的“情感”消费、“体验”消费,景气度在持续上升。
张萍认为,在投资上,我们一方面要迎合时代的变化,另一方面继续追求更有性价比的组合。
紧密跟踪消费趋势,适应时代的变化,其实这两点正是今年消费基金业绩出现分化的原因。
顺应时代的变化,抓住年轻人的消费趋势,深度体验市场的变化,才能获取更好的超额收益。
消费虽是个相对稳定的行业,但消费基金无法简单躺赢,需要基金经理在有成长性的细分领域中积极挖掘。
- 结语-
投资报原创的稿件,有转载需要的,请留言。
投资报发布的、未标原创的,可直接转载,但需注明来源和作者。
热点资讯
2025-05-23 星期五
资讯持续更新中